259-西方音樂史復習資料11
- 人氣:1327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1-12-08 16:02:04
㈡ 創(chuàng)作成熟時期——最典型的貝多芬風格時期
《第三交響曲》(Op.55,1803~1804)的構思與完成,標志著貝多芬創(chuàng)作盛期的到來。大量的杰作在這時期產生:從第三到第八交響曲,第三到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從第21首“瓦爾德斯坦”(即“黎明”)到第26首“告別”的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及“克羅采”、“春天”小提琴奏鳴曲,歌劇《費德里奧》(貝多芬唯一的一首歌劇作品)等。
聽辨:《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一樂章(主題展開充分,結構龐大)
貝多芬:升c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31
《第三“英雄”交響曲》最顯著的特點?(至少舉出兩個)
1. 在樂曲中反映英雄主義精神是前所未有的;
2. 各樂章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3. 在樂曲的形式上很大的突破,篇幅很大,結構龐大。
㈢ 創(chuàng)作晚期
他這時期的作品樂章更自由,愛用賦格曲寫作,主題變得不規(guī)整。
這時期的作品有:第九交響曲(向往著自由、平等、博愛)、《莊嚴彌撒》、最后5首鋼琴奏鳴曲、迪亞貝利主題變奏曲及最后6首弦樂四重奏。
貝多芬的歷史地位:
貝多芬作為18~19世紀之交的作曲家,代表進步的世界觀、倫理觀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審美理想,適應當時社會與政治經(jīng)濟上的巨大變革,將人類友愛的最高憧憬以他特有的音樂語言表述出來并被大眾所接受。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雖然保持著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主體風格、嚴謹細致的結構比例與合乎邏輯的統(tǒng)一矛盾統(tǒng)一,但“自由和進步”是貝多芬終生追求的藝術與人生目標。他的音樂象征著力量、意志和氣勢,也充滿了自由大膽和激情超越的精神,這成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主題的啟蒙精神?!耙魳窇斒谷祟惖木癖l(fā)出火花?!必惗喾业囊魳分两褡屓苏鸷?,正是發(fā)自貝多芬內心的聲音找到了通向人類心靈的路,使后輩從中領悟到藝術與人生同樣原無定軌,而獨立前行的足跡終會累積成眾人追隨的大道。
重點了解:創(chuàng)作要點(交響曲)
第六編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
概 述
浪漫主義音樂是指19世紀前后這一百多年的音樂。它所涵蓋的是從貝多芬的晚期作品,羅西尼的歌劇、舒柏特的藝術歌曲,到勛伯格“不協(xié)和音解放”之前的初期作品,以及理夏德.施特勞斯那些被“現(xiàn)代主義”拒絕的作品。
社會背景:
1.“浪漫主義”的興盛與法國大革命后的歐洲社會與文化情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2.歐洲外圍國家或民族推動了音樂文化藝術領域的民族主義潮流;
3.19~20世紀相交的階段,已處頹勢的浪漫主義受到了與新世紀相連的現(xiàn)代主義潮流的沖擊,西方音樂界呈現(xiàn)出更為復雜的狀況。
“浪漫”一詞源于“羅曼語”,指的是中古時期用羅曼語寫成的詩歌或傳奇。到了18世紀此詞被用來比喻與現(xiàn)實相區(qū)別的想象中的世界,它和“野性”、“未開化”、“幻想”、“杜撰”、“不可思議”等形容詞相近。
浪漫主義的核心:反理性
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的關系:
用啟蒙運動所提倡的“理性”來代表18世紀,那19世紀的浪漫主義就是在強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縛。
浪漫主義的基本特點:
方案一
1. 強調作曲家主觀情感的強烈表現(xiàn),為此而突破古典主義表現(xiàn)手法束縛(浪漫主義最重要的特點);
2. 把大自然作為題材和靈感的源泉;
3. 強調音樂的民族精神;
4. 傾向于音樂與其他姊妹藝術的結合;
5. 創(chuàng)造出很多新的體裁形式。
方案二
1. 強調作曲家主觀情感的強烈表現(xiàn),為此而突破古典主義表現(xiàn)手法束縛;
2. 傾向于音樂與其他姊妹藝術相結合,傾向于標題音樂;
3. 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體裁形式,如標題交響曲、交響詩、藝術歌曲(音樂與浪漫主義詩歌結合的成果)等;
4. 旋律、調性、和聲、節(jié)奏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突破;
5. 管弦樂隊得到豐富的發(fā)展,鋼琴成為浪漫主義作曲家最喜愛的樂器。
為什么鋼琴成為浪漫主義作曲家最喜愛的樂器?
1. 鋼琴在浪漫主義時期有很大的進步,音域更寬、音色豐滿,更富有表現(xiàn)力;
2. 因為這些作曲家強調主觀情感的表達,鋼琴是最為方便表達主觀情感的獨奏樂器。
第一章 德奧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
第一節(jié) 韋 伯(德)
韋伯在西方音樂歷史上的地位,是以他的代表作《魔彈射手》確定的,1821年這部歌劇在柏林的首演,標志著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誕生。
《魔彈射手》來自德國古老的民間傳說。
《魔彈射手》的特點:
1. 突出了德國民間傳說的民族性和浪漫特征;
2. 管弦樂隊音樂充分發(fā)揮,烘托出大自然神秘詭譎(jué)的氣氛;
3. 這部歌劇另一個突出的成就是它的序曲;
4. 《魔彈射手》以德奧歌唱劇為基本框架,同時接受了法、意歌劇的影響。
其他作品:《歐麗安特》和《奧伯龍》是另外兩部比較重要的歌劇作品、鋼琴曲《邀舞》。
聽辨:
1. 歌劇《魔彈射手》選段“獵人合唱”
2. 歌劇《魔彈射手》第二幕(狼谷)
3. 韋伯:歌劇《魔彈射手》序曲
第二節(jié) 舒柏特(奧)
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作為早期浪漫主義潮流的代表,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維也納古典傳統(tǒng)與新時期思潮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他被譽為“歌曲之王”,實際上舒柏特除去藝術歌曲之外,還在交響曲、室內樂和鋼琴等器樂領域里留下大量的藝術精品,也進行了歌劇和宗教音樂的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