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粉 > 音樂教程  >  唱歌技巧  > 民族唱法 > 如何看待民族唱法

如何看待民族唱法

  • 人氣:876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2-05-18 13:29:43
唱法問題是許多聲樂學唱者最關心的問題。在許多專業(yè)院校里,往往美聲唱法的學生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民族唱法受到忽視。重視美聲唱法對于拓寬歌唱者的音域,提高其表現(xiàn)力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學唱者來說,認識民族唱法的發(fā)音規(guī)律,掌握其基本特征,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唱法問題上,無論是西方音樂流派,還是中國戲曲流派,都是本民族土生土長的歌者經(jīng)長期實踐,一點一滴提煉歸納出來的。正是在這種長時間的演變、發(fā)展和完善中,形成了比較規(guī)范的演唱方法。即使這樣,同一學派也有著不同的特點,例如:同是德國學派,唱華格納和唱舒伯特不僅是風格上的差異,技術上的要求也不同。再如中國的京劇唱腔,也是先后有漢班、徽班的名伶,昆腔的名角和清末的京班伶工們的實踐,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和幾代人的努力才形成了的。就是一脈相承的 “譚”派的譚鑫培和譚富英,在唱法上、風格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一個高亢、一個委婉。 1、文化積淀:生命之樹常青。歌唱藝術的生命之樹的根應該深深扎在民族的土壤中。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音樂絢麗多姿、豐富多彩,各個地區(qū)的民歌、曲藝、戲曲的唱法代表著我國聲樂藝術的民族風格。歌唱藝術形式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它包含著一定的民族風格、欣賞習慣,并且總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某一民族的語言、感情、心理、氣質等。試想,如果一個中國人連中國歌曲也唱不好,連自己的語言都不能在歌唱中運用自如,演唱技巧再高,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正如宗白華所說, “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十分豐富多彩。中國民族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宇宙旋律及生命節(jié)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樂的心境愛護現(xiàn)實、美化現(xiàn)實……”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里,聲樂是主流,品種非常豐富,技巧千差萬別,傳統(tǒng)十分深厚?!敖z不如竹,竹不如肉”,生動表述了中國人的審美價值取向。中國民歌具有簡煉、質樸、生動、靈活的特點,影響深遠。如《茉莉花》、《在那遙遠的地方》等早已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特別是《茉莉花》,還被意大利著名歌劇大師普契西用進了他的絕筆之作《圖蘭多特》中,傳為佳話。 2、語言特點:唱法的另一基礎是語言歌唱。人們常說,歌詞是能歌唱的詩。聲樂作品是詩歌與音樂相結合的產(chǎn)物。了解語言和音樂的關系是學習聲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音樂的音調來自于生活,是對生活音調(包括語言音調)的藝術化提煉。其中,音樂通過音調的變化表現(xiàn)其基本含義,語言也往往通過音調變化體現(xiàn)它的總體含義。在語言的表情音調與音樂的表情音調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性,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聲樂作品中這種關系體現(xiàn)得更加鮮明。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在談到他創(chuàng)作歌曲《嘉陵江上》時說:“這首歌曲的歌詞不是‘豆腐塊’,卻是一篇散文一樣的詩,有的相當長。我曾經(jīng)試圖用各種方法去寫它,都失敗了。最后我把它背熟,一個人在長江邊上走來走去輕音朗誦,用朗誦的語勢去摸索語調的旋律,然后找到了寫作該曲的辦法”。“全曲的感情變化完全根據(jù)詩情的發(fā)展與朗誦抑揚頓挫的音調來創(chuàng)造歌曲的旋律和調性的轉換。”我國漢語中的平仄四聲,本身就已包含著音樂上的旋律因素,與外語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因為咬字是唱歌的基本,一切的技法——呼吸,共鳴、口型、位置等都應圍繞“咬字”這個中心。各種唱法的產(chǎn)生也都是根據(jù)一定的語言特點而形成的。所以,在這一點上,單純推崇美聲唱法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掌握本民族的語言,才能理解、唱好中國民歌;才能繼承、發(fā)揚本民族的聲樂傳統(tǒng)。 3、廣采博收:聲樂是一門技術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學科,它不僅需要歌唱者正確地掌握歌唱的呼吸、共鳴、語言等發(fā)聲方法,還要有把握好歌曲演唱風格和藝術處理的能力。因此,聲樂訓練必須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學習和藝術實踐,才能達到一定的造詣,切不可急于求成。意大利的美聲唱法是世界上公認的科學發(fā)聲方法,世界各國都在學習,我們也不例外。但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如何結合本民族的聲樂特征,充實和發(fā)展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著名歌唱家吳雁澤曾說過:“我學洋唱法主要的,也是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唱好我們的中國歌?!蓖瑯?,世界上所有最杰出的歌唱家的演唱,也總是對自己民族的音樂表現(xiàn)得最好。比如帕瓦羅蒂的意大利民歌;多明戈的西班牙歌曲;杰西諾曼的黑人靈歌……這些都是屬于他們本民族的東西。

Powered by 音樂粉 ou93z.cn 備案號:京ICP備2024095045號-19

音樂粉所有資料均為網(wǎng)友制作、提供或從網(wǎng)絡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內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和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改正或刪除。